1.龟鹿补肾丸
【组成】菟丝子228克(炒),金樱子22B克(蒸),锁阳228克(蒸),川续断190克(蒸),淫羊藿190克(裹蒸),酸枣仁190克(炒),黄芪190克(蜜炙),山药190克(炒),狗脊285克(蒸),何首乌285克(制),热地黄285克,覆盆子380克(蒸),鹿角胶40克(炒),龟板胶60克(炒),陈皮9.5克(蒸),甘草9.5克(蜜炙),炼蜜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共研细末,于每100克粉末加炼蜜90~100克,混合均匀,和药为丸,每丸重6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~2丸,每日服2次,空腹以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补血、益精填髓、强筋壮骨。
【主治】筋骨痰软,腰腺酸痛,头晕眼花,心悸气短,健忘失眠,梦遗滑精,性欲减退,以及小儿行迟,齿迟,语迟,卤门愈合迟等发育不良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广东省药品标准》。屡用效佳。
2.健脑安神丸
【组成】酸枣仁300克(炒),龙骨200克(煅),牡蛎200克(煅),玉竹200克,丹参150克,麦门冬150克,五味子150克,远志150克(制),九节菖蒲150克,琥珀150克,桂枝150克,朱砂50克,甘草50克,炼蜜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共研为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饭后以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养心安神、固精敛汗。
【主治】梦遗滑精,寐少梦多,心中烦热,汗多,头晕目眩,健忘善恐,小便短赤,舌红,脉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辽宁省药品标准》.本方对阴虚火动,心神浮越之梦遗滑精兼有健忘者,极为合适。用之临床,疗效颇佳。
3.五味子丸(一)
【组成】五味子(酒制)、肉苁蓉(酒制)、茯芩、菟丝子、车前子(盐炒)、巴戟天(制)各等份,炼蜜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共研为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小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;儿童7岁以上每次4.5克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扶阳益气、填精益髓。
【主治】肾气不足,精血亏损所致的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失眠健忘,梦遗滑泄,纳少便溏,面色说白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天津市中成药规范》。屡用效佳。阴虚阳亢者忌用。
4.三才封髓丸
【组成】天门冬60克,熟地黄60克,党参30克(原用人参),砂仁45克,黄柏90克(酒炒),甘草22.5克(炙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后四味药研为粗末,取部分粗末与天门冬、熟地黄同捣烂,晒干或低温干燥,再与上余粗末,共研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日筛,炼蜜为丸[即小丸取炼蜜(比例为1+0.5),大丸取炼蜜(比例为1:1.15)].小丸如梧桐子大,大丸每丸重9克。贮瓶或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小丸每服9~15克,大丸每服1~2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、养血、固精。
【主治】由阴虚内热引起的身体虚羽,咳嗽,痰内带血,梦遗滑精,腰膝无力及虚人便秘。
【附记】引自元代朱丹溪《丹溪心法》.屡用效佳。
5.无比山药丸
【组成】山药1440克,杜仲1440克(炒),山茱萸480克(酒蒸),菟丝子1440克(盐水炒),泽泻480克,五味子2880克(蒸),熟地黄480克,肉苁蓉1920克(酒蒸),茯苓480克,巴戟肉480克(甘草水炙),牛膝480克,赤石脂480克(醋煅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先将山药、泽泻、杜仲、茯苓、巴戟肉、赤石脂等六味轧为粗末,与熟地黄、山茱萸、肉苁蓉、五味子、牛膝同捣烂,晒干或低温干燥,再与菟丝子粉末混合共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,取炼蜜〔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20℃)360克,和药时蜜温9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补肾、健脾益胃。
【主治】由脾肾亏损引起的腰腿无力,身体夜弱,梦遗,滑精,盗汗,遗尿,耳鸣,目暗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(和剂局方),屡用效佳。
6.锁阳固精丸
【组成】鹿角霜60克,龙骨60克(煅),韭菜子60克,牡蛎60克(煅),锁阳60克,芡实60克(麸炒),莲子肉60克,菟丝子60克(盐水炒),牛膝60克,社仲75克(盐水炒),大青盐75克,大茴香75克(盐水炒),莲须75克,补骨脂75克(盐水炒),熟地黄168克,肉苁蓉75克(酒炙),山药168克,巴戟天90克(甘草水炙),茯苓33克,山茱萸51克(酒蒸),牡丹皮33克,泽泻33克,知母12克,黄柏12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除熟地黄、山茱萸、肉苁荐、牛膝外,余药共轧为粗末,再取部分粗末,与熟地黄等四味同捣烂,晒干或低温干燥,再与剩下粗末共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,然后取炼蜜[每药粉300克约用炼蜜(115℃)264克,和药时蜜温10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温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由肾虚引起的肾囊潮湿,梦遗滑精,目眩耳鸣,腰膝酸痛,四肢无力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屡用效佳。忌房劳及辛辣食物。
7.古庵心肾丸
【组成】干地黄1800克,熟地黄1800克,山药1800克,泽泻900克,山茱萸1800克(酒蒸),茯苓1800克,牡丹皮900克,黄柏900克,黄连600克,龟板1200克(酒炙),枸杞子1200克,牛膝1200克,紫河车450克,鹿茸600克,当归900克,甘草500克(炙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先将鹿茸研为细粉,除干地黄、熟地黄、山荣黄、枸杞子、牛膝外,余药共轧为粗末,与地黄等五味同研碎或捣烂,晒干或低温干燥,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,再与鹿茸细粉同研细和匀,过筛,然后取炼蜜〔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15℃)240克,和药时蜜温9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,
【功能】补养心肾、益气固精。
【主治】由阴虚血热引起的心肾不交,遗精盗汗,健忘失眠,腰膝无力,目暗耳鸣等症。紫河车已经被禁用了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8.全鹿丸
【组成】活鹿1只(约重72000克),楮实子4800克,巴戟天4800克(甘草水炙),葫芦巴4800克,黄芪4800克,牛膝4800克,锁阳4800克(酒拌蒸),枸杞子4800克,五味子4800克(醋蒸),党参4800克,甘草4800克(炙),天门冬4800克,肉苁落4800克(酒蒸),茯苓4800克,社仲4800克(炒),当归身4800克,麦门冬4800克,菟丝子4800克,补骨脂4800克(盐水炒),秋石4800克,花椒2400克,小茴香2400克(盐水炒),大青盐2400克,熟地黄4800克,芡实4800克(兼炒),地黄4800克,川芎4800克,陈皮4800克,山药4800克(炒),覆盆子4800克,白术4800克(炒焦),续断4800克,沉香240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除秋石、小茴香、青盐花椒外,楮实子至补骨脂十八味混合,熟地黄至沉香十味混合,先将鹿杀死收集鲜血,去皮及头蹄,取五脏及肉骨用清水洗净,酌予碎断,先将大块骨置于铜罐内,再将楮实子至补骨脂,十八味装入约半数时,装入肉及五脏,再将秋石、小茴香、青盐、花椒四味及其余半数药料置于上层,另取黄酒49200毫升与收集的鲜血人罐内密封,隔水加热蒸煮(约蒸48~56小时)至骨酥取出。再将熟地黄至沉香等十味轧为细粉,与蒸制药物掺和均匀,晒干或低温干燥,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。取炼蜜[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10℃)240克,和药时蜜滋10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壮仔阳、固精益气。
【主治】由肾阳亏损引起的精神衰惫,神志不安,头弦耳普,遗精盗汗,面色萎黄,腰膝无力及妇女血亏,崩漏带下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江苏省中药成药标准暂行规定汇编》(第二册)。《景岳全书》原方用人参无党参。屡用效佳。
9.河车大造丸
【组成】紫河车30克,麦门冬30克,黄柏45克,天门冬30克,熟地黄60克,牛膝30克,社仲45克(盐水炒),龟板60克(醋炙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先将紫河车、黄柏、杜仲,龟板四味共轧为粗末,再与麦门冬、天门冬、熟地黄、牛膝同捣烂,晒干或低湿干燥,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。取炼蜜[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10℃)225克,和药时蛋温90℃]与上药粉,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【功能】激补肝肾。
【主治】由肝肾虚损劳伤引起的腰酸腿软,骨蒸潮热,梦遗滑精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63年版。屡用效佳。
10.炒香散
【组成】党参30克,山药60克(姜汁炒),木香7,5克,黄芪30克(炙),远志30克(甘草水炒),朱砂6克,茯苓30克,桔梗9克,麝香3克,茯神30克,甘草6克(炙)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朱砂、麝香分别研为细粉,再将余药共轧为细粉,过80~100目筛。再取朱砂细粉置乳体内,与麝香细粉研匀,再与籍后药粉用套色法,陆续配研,和匀过筛,即得。贮瓶备用,勿令泄气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温黄酒或温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安神定志、益气固精。
【主治】由元气亏损引起的精神忧他,惊悸不安,虚烦失眠,梦遗滑精。及妇人产后神志不宁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和剂局方)。屡用效佳。
11.金樱子膏
【组成】金樱子96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,将上药洗净,以清水加热煎煮,水量蒸发减少时,适当续水,约煮3~4小时,将汁取出,续人清水再煎。如此三至四次,取出残渣压榨,榨出汁与煎汁合并,过滤静置。取清汁置于铜锅内,加热浓缩,表面起有泡沫时,随时捞出,汁转浓时,降低火力,随时用勺在锅底搅动,炼成清膏,取少许滴于能吸湖的纸上检视,以不渗纸为度。每清膏300克,另取炼净蜂蜜600克加入微炼,微和均匀,除出浮沫,收膏即成。过滤人缸待凉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,
【功能】滋阴益气、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由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,小便不禁,及梦遗滑精,脾虚下利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屡用效佳。有湿热者慎用。
12.毓麟固本膏
【组成】杜仲90克,小茴香90克,川附子60克,牛膝90克,川续断90克,甘草90克,大茴香90克,天麻子90克,紫霄花90克,补骨脂90克,肉苁蓉90克,熟地黄90克,锁阳15克,龙骨30克,海马120克,沉香15克,乳香30克(炙),母丁香30克,没药30克(炙),木香30克,鹿茸18克(去毛)。
【制法】膏药。先将杜仲至龙骨十四味,酌予碎断。另取麻油7200毫升,置于锅内,将杜仲等十四味倒入,加热炸枯,捞除残滓,取油过滤,即为药油。依法炼油后,再依法下丹,每300毫升药油加黄丹150克,搅匀,离火按常法以去火毒。然后将海马至鹿茸七味,轧为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即成“细料”。取膏油加热熔化,待爆音停止,水气去尽,凉温,加入细料搅匀。摊膏:即将药分摊于布褙上,微凉,然后向内对折,加盖戳记,收贮备用,规格可分为:布光5寸×5.5寸,膏重30克和布光4寸×4.5寸,膏重15克两种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膏药,湿热化开,男子贴于肾腧穴,妇女贴于脐部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、散寒止痛。
【主治】由下元虚弱引起的梦遗滑精,疝气偏坠,腰酸肥效,及妇女痛经带下,男女不育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.屡用效佳。
13.固本膏
【组成】羊腰子1000克,生杜仲500克,天麻500克,牛膝500克,续断500克,甘草500克,大茴香500克,菟丝子500克,紫霄花500克,生地黄500克,蛇床子500克,肉苁蓉500克,小茴香500克,肉桂500克,补骨脂500克,熟地黄500克,川附片250克,冬虫夏草200克,海马150克。
【制法】膏药。上药用香油33750毫升炸焦去渣,加黄丹1125克收之成膏。每7500克药油兑下列研细混合细料200克。细料处方:母丁香1000克,木香500克,龙骨600克,雄黄400克,赤石脂400克,乳香400克,没药400克,阳起石200克。和匀,摊膏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膏药温热化开,男子贴肾腧穴(双),妇人贴脐上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本、调血固精。
【主治】男子腰疼腿软,梦遗滑精,妇人体虚带下,经血不调。
【附记】引自王光清《中国膏药学》。临床屡用,均有较好效果。
14.滋阴百补固精膏
【组成】谷精华25克,苍耳草50克,天门冬50克,麦门冬50克,蛇床子50克,远志50克,菟丝子50克,生地黄50克,熟地黄50克,牛膝50克,肉豆蔻50克,虎骨50克(可用狗骨倍量代),续断50克,鹿茸50克,紫霄花50克,木鳖子30克,肉苁蓉30克,肉桂30克,大附子30克,黄丹400克,柏油100克,硫黄10克,赤石脂10克,龙骨10克,木香10克,阳起石20克,乳香20克,没药20克,丁香20克,沉香20克,麝香5克,黄蜡30克,香油520毫升。
【制法】膏药。先将苍耳草放人香油内,熬数滚,再下谷精草、天门冬、麦门冬、蛇床子、远志、菟丝子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牛膝、肉豆葱、狗骨、续断、鹿茸、紫霄花,熬得药色黑,又下木鳖子、肉苁蓉、肉桂、大附子,待药俱焦黑,滋去药渣将油又熟滚,下黄丹、柏油,用槐条不停手搅至滴水成珠,方将硫黄、赤石脂、龙骨、木香、阳起石、乳香、没药、沉香、丁香、麝香研为细末,投人、搅匀,再下黄蜡,倾在罐内,放井水中浸7天以去火毒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膏用红缎一方块,药膏15克,贴于脐上,再用2个贴在双侧腰眼(只用5克1个),男子精冷诸疾贴丹田、脐下。妇人血崩诸疾贴脐上下。
【功能】滋阴温肾、百补固精。
【主治】青年——衰弱之症,男子精寒冷,阳不举,梦泄,遗精,小肠疝气:女子血崩,赤白带下,经水不调,脏寒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丹方精华》。屡用皆验。
15.固精散(三)
【组成】龙骨30克,牡蛎30克,芡实30克,沙苑子30克,补骨脂20克,五味子20克,龟甲20克,菟丝子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本散适量,用米醋调为稀糊状,外敷于双足心酒泉穴,敷料覆盖,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1次,7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,早泄,腰酸耳鸣,倦怠乏力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穴位贴数治百病》。屡用有效,一般用1或2个疗程即可见效。
16.固精膏(一)
【组成】五倍子30克,煅龙骨9克,煅牡蛎9克,远志9克,桂枝6克,木通6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用食醋适量调和成泥团状,贮存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于临睡前取药团适量,搓成药饼,数于脐中,按紧,外以清毒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5天为1疗程,连敷3~5个疗程。
【功能】交通心肾、固涩止精。
【主治】梦遗、滑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鼻脐疗法》。笔者经验方。本方既有固涩止精的功效,又有交通心肾作用,故用之敷肺,疗效颇佳。于1968年间经治30例(其中滑精10例),连数药1~个疗程后,痊愈24例,显效2例,有效3例,无效1例。
17.脐疗摄精丹
【组成】海螵蛸40克,龙骨40克,蚊蛤40克,金樱子2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金樱子在砂锅中焙炒,但不能过焦,以隐为末为度。再将本方药物混合共研为细末(忌用铁器),然后装入瓶中,备用,勿令泄气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药粉适量(约10克),与患者遗泄之精液,或唾液,调和成糊状,涂在消毒纱布上,速贴脐上,再用胶布或膏药贴固以免脱落,影响疗效,每2日换药1次,直到未出现遗精后,再续贴两周即可。
【功能】固肾纳气,封随摄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颇佳。
18.固精保元膏
【组成】党参15克,黄芪15克,当归15克,甘草10克,苍术10克,五味子10克,远志10克,白芷10克,白及10克,红花10克,紫霄花10克,肉桂10克,附子6克。
【制法】膏药。上药酌予碎断,用麻油1000毫升煎熟,药枯去渣,入,再加入鹿角胶32克,乳香6克,丁香6克,南香1克(后3味研末),芙蓉膏6克,搅匀,贮存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膏适量,分搓成两个药饼,分贴于脐上(肚脐)及丹田(关元),外加固定,每日换药1次
【功能】益气血、温补下元、固精保元。
【主治】一切腹痛,痞疾,梦遗,五淋,白浊,妇女赤白带下,经血不调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吴师机《理渝骈文》.临床屡用,效果显著。本方有益气血,固精保元的作用。丹田贴用,能调畅气机,补肾虚,益元气,振阳固精,脐上(即神网穴)贴用,能温健脾阳,调畅升降气机,药贴此穴,补益气血,固精保元作用倍增。故用治上述诸病都有良效。
19.补阳涩精膏
【组成】菟丝子、白茯苓、韭菜子、龙骨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膏药、上药用麻油熬,至枯去渣,黄丹收膏。摊膏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膏药,温热化开,贴肾俞穴处(双)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涩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阳虚进精不止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0.金锁固阳膏
【组成】葱子、韭菜子、附子、肉桂、丝瓜子各9克。
【制法】膏药。上药入麻油中熬枯去渣,炼油,松香收膏,去火毒后,再加热溶化,兑入细料(煅龙骨6克,麝香0.3克均研为末),搅匀,待凉,狗皮摊膏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膏药温鸡化开,贴气海穴。
【功能】温肾壮阳固精。
【主治】阳虚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1.双补固精丸
【组成】人参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金樱子、石菖蒲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化服。2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心气、滋肾阴、固精关。
【主治】心肾两虚,精关不固之遗精,因屡犯手淫后,时有梦遗或滑精,发作频繁,腰酸乏力,头晕耳鸣,记忆力差,神情恍惚,面色憔悴,心悸失眠,苦薄,脉沉而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多年应用,屡获良效。
22.固本摄精丸
【组成】南沙参10克,大熟地10克,上肉桂3克,川楝子10克,薏苡仁12克,山萸肉10克,朱茯神10克,生黄芪10克,菟丝子10克,生枣仁10克,罂粟壳10克,川黄连3克。
【制法】水九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4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气不固型)。症见遗精滑泄,甚至滑泄无禁,或有阳痿早泄,龟头发冷,形寒自汗,面色㿠白,神疲乏力,纳少便溏,夜尿频多,舌质淡,脉沉细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3.秘精丹
【组成】生牡蛎30克,生龙骨30克,生芡实15克,莲须15克,知母6克,麦门冬6克,五味子10克,菟丝子10克,萆薢10克,益智仁10克,川续断10克,沙苑子12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胶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秘精宁神、滋阴清热。
【主治】由水火不济,精关不固所致之遗精、滑精。症见梦遗滑泄,性欲减退,阳物难起,头昏耳鸣,腰酸乏力,手足心热,心烦盗汗,口干咽燥,舌淡,脉细略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4.涤痰坚阴散
【组成】陈胆南20克,远志20克,浙贝母30克,白矾30克,昆布30克,青礞石60克,蛇床子15克,生龙骨4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分成30包,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包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开水冲服。15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涤痰坚阴、固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因痰所致之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5.秘真丹
【组成】五倍子30克(去净虫粪),粉甘草24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3克,每日服2次,竹叶煎汤送下,
【功能】涩精固肾、清热止遗。
【主治】诸淋证已愈,因淋久气化不固,遗精白浊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张锡纯《医学表中参西录》。屡用告验。
26.水陆二仙丸
【组成】金樱子300克,芡实300克。
【制法】浓缩丸。将金樱子酌予碎断,加清水分次煎汁,至味尽,去渣,合并煎汁,浓缩成清膏;芡实研成细粉,过120目筛,以金樱子清膏泛成小丸,阴干即得,每30克500粒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(约100~150粒),日服2次,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阴亏,遗精,妇女白带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屡用效佳。
27.龙牡固精丸
【组成】龙骨80克(煅),熟地黄80克,牡蛎80克(煅),山萸肉80克(酒炙),黄精80克(酒炙),蛇床子80克,荷叶80克,沙苑子80克,韭菜子80克,芡实64克(麸炒),黄芪64克(蜜炙),狗肾5具(约125克)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5粒,每日服2~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益气、固精安神。
【主治】由肾气虚寒,虚火上升所致之精神衰弱,梦遗滑精,仔囊湖湿,遗淋白浊,腰酸腿痛,头晕脑胀,健忘失眠,饮食减少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。禁忌气脑,过劳,生冷厚味。
28.还原固精丸(二)
【组成】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牡丹皮、牡蛎、茯苓、连须、龙骨、远志、芡实、知母、黄柏、锁阳、金樱子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补肾、涩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肾虚、梦遗滑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9.牡蛎固精丸
【组成】潼蒺藜200克(炒),蓬须200克,芡实200克,牡蛎100克(煅),龙骨100克(煅),莲子40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空腹以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清心益肾、固涩精关。
【主治】由肾虚精关不固引起的梦遗滑泄,腰酸耳鸣,失眠多梦,四肢无力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凡心肝火旺、肝经湿热所致的遗精禁用。
30.固精补肾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270克,枸杞子270克,杜仲270克,肉苁蓉270克,山药270克,巴戟天270克,山茱萸130克,小茴香130克,覆盆子130克,楮实子130克,五味子60克,石菖蒲60克,金樱子110克,甘草110克,茯苓180克,菟丝子180克,牛膝70克,远志9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6克,每日服2~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补脾肾、固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脾肾虚寒,神疲乏力,腰酸腿软,早泄梦遗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31.知柏地黄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240克,山茱萸120克(酒煮),山药120克,牡丹皮90克,茯苓90克,泽泻90克,知母60克,黄柏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菇,炼查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降火。
【主治】由肾阴亏虚,相火妄动引起的骨蒸劳热,虚烦盗汗,服脊酸痛,梦中遗精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全国中成药处方集》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方。屡用效佳。
32.金樱子糖浆
【组成】金樱子600克,芡实400克,韭菜子300克。
【制法】糖浆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成糖浆,再加蒸糖适量即得。每毫升含生药1.21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汤匙(约15毫升),每日服2~3次。
【功能】收敛固涩。
【主治】遗精,遗尿,小便频数及肿虚泻痢,白带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33.茯菟丸
【组成】菟丝子310克,山药186克,莲子93克,五味子248克,茯苓93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另取面粉少许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饭前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健脾补肾、止造。
【主治】遗精滑精,妇女白带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药成药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34.五子固肾丸
【组成】墨早莲40克,鸡血藤60克,金樱子40克(炒),艾叶40克,桑椹子30克,菟丝子20克(炒),仙鹤草40克,牡蛎60克(煅),狗脊30克(制),女贞子60克,甘草10克(炙),合欢皮20克,首乌藤30克,五味子30克(制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固肾湿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遗精,四肢酸软及妇女带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35.槟梅七味丸
【组成】槟榔25克,石榴15克,白豆蔻15克,节发10克,干姜10克,肉桂10克,白硇砂1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水泛为丸,如小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.5~5克,每日服1~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祛寒补肾。
【主治】肾寒肾虚,展腿疼痛,小腹胀满,头晕眼花,耳鸣遗精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可用于虚寒性遗精,赤白带下及虫积腹痛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)。屡用效佳。孕妇忌服。
36.补肾固精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60克,黄芪60克,山萸肉60克,煅龙骨60克,莲蕊须60克,韭菜子60克,益智仁60克,覆盆子60克,金樱子60克,五味子60克,黄柏炭60克,五倍子250克,白茯苓120克,山药120克,砂仁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丸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培元固本、涩精补气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平人在一月或数月内梦中遗精1~2次,是精满自溢的正常生理现象。若经常或每夜遗精,引起头昏、目眩、神疲、体倦、腰痛、心慌,这是病态。
甚至日日心中略有感触,精液即自行流出,此名漏精或名滑精。
【加减】脾肾虚甚者,加红参、甘草、麦门冬各6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》。张梦依方。多年使用,治验甚多,疗效颇佳。更须自觉戒除手淫恶习,节制房事,常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37.金锁固精丸
【组成】沙苑蒺藜60克(炒),芡实60克(蒸),莲须60克,龙骨30克(酥炙),牡蛎30克(盐水浸一日-夜。煅粉)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莲子粉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固肾涩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滑泄,腰酸耳鸣,神疲乏力,四肢酸软,舌淡苔白,脉细弱者。可用于男子不育症,遗精,滑精,妇女带下,重症肌无力,以及乳糜尿,乳溢症,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。
【加减】尿频,畏寒脉沉弱而偏于肾阳虚者,加补骨脂、山萸肉;有梦而遗,心烦不眠,舌红少津,脉细数而偏于肾阴虚者,加龟板、女页子;肾阴虚有火,加知母、黄柏;腰痛甚者,加狗脊、桑寄生、杜仲、川续断;兼见阳痿,加锁阳、巴戟天、淫羊藿、仙茅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汪昂《医方集解》。屡用皆验。若因湿热下注,或相火偏旺而遗精者,忌用。
38.五子衍宗丸
【组成】菟丝子15克,车前子15克,覆盆子15克,枸杞子15克,五味子15克,熟地黄24克,茯苓90克,泽泻90克,山萸肉120克,山药12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或淡盐水送下。冬月酒送服。
【功能】添精补随、疏利肾气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,阳痿早泄,小便后余沥不尽,久不生育及气血两虚,须发早白。
【加减】本方加鹿角胶、龟板胶效果更好:本方加鹿茸、桑螺蛸,对精虫异常,成活率不高者确有疗效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程氏集验炒方歌诀》。清太医院配方。屡用效佳。
39.无名丹
【组成】苍术500克,龙骨30克,赤石脂60克,大川乌30克,破故纸60克,川楝子90克,茴香30克,莲肉30克,茯苓30克,远志3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渐加至100克,食前服,温酒、米饮或盐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阳健脾、固精止带。
【主治】遗精或白带,兼有提寒,肢冷,苔薄白,或带下清稀者。可用于遗精,白带,性功能减退,以及不育、不孕症等病症。
【加减】遗精者,加芡实、金樱子;腰酸者,加杜仲、川续断;气虚者,加黄芪、党参;不育、不孕症者,加仙灵脾、仙茅;腰膝酸软者,加巴戟天、肉苁蓉、菟丝子。
【附记】引自元代危亦林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40.龙牡固精膏
【组成】龙骨15克,牡蛎15克,芡实15克,沙苑蒺藜15克,补骨脂10克,五味子10克,龟甲10克,菟丝子7克,锁阳7克,杜仲7克,金樱子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,取药粉30克,以米醋适量调和成稀糊状,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肚脐上,外以纱布包扎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中病即止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虚不固型),早泄,腰酸耳鸣,倦怠乏力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手部疗法治百病》,用时加金樱子15克,效果尤佳。
41.玄参膏
【组或】玄参20克,五倍子1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膏30克,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肚脐上,外以纱布包扎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10次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滋阴泻火、收敛固涩。
【主治】遗精(热扰精室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手部疗法治百病》。笔者经验方,多年使用,颇具效验。
42.固精膏(二)
【组成】五倍子15克,煅龙竹15克,益智仁15克,菟丝子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,取药来30克,以陈醋适量,调和成软膏状,外敷于两足心涌泉穴和肚脐上。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5~10次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、涩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遣精(衍虚精关不固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足底疗法治百病》。笔者经验方。一般用之多效,2~4个疗程可愈。若系重症,应以内治为主,内外并治,可收全功,同时应避免思虑过度,保持舒畅心理,禁看黄色书刊与影视,戒手淫,忌食辛辣与饮酒等,有利于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。
43.辰砂炒香散
【组成】黄芪60克(蜜炎),人参60克,炙甘草30克,桔梗30克,怀山药30克,远志30克(甘草汤泡,去骨),茯苓30克,茯神30克,煨木香7.5克,辰砂9克(另研,水飞),麝香3克(另研)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不拘时温酒调服。
【功能】益心健脾、固精止血。
【主治】心牌不足,忧惚不眠,盗汗,遗精,衄血,溺血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张璐《张氏医通》。屡用皆效。
44.鸡金散
【组成】鸡内金适量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将鸡内金刷洗净后,置新土瓦片上,用文火焙约30分钟,俟成黑黄色时(不宜火力过强,引起焦灼,致失有效性能)后,研为极细末,过筛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.5~5克,每日服2次,于清晨及临睡前冲上黄酒半杯,搅拌均匀,用开水送服。3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健脾固精。
【主治】结核病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方效显著,一般用药1~2个疗程,即可痉愈。
45.遗精散(一)
【组成】小茴香20克,刺猬皮20克,芡实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0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骨固涩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戴荣华方。屡用效佳。
46.固精散(四)
【组成】荔枝核15克,橘核15克,桃仁10克,车前子20克桑螵蛸30克,益智仁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分成12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取1包纳入生鸡蛋内蒸熟,蛋药同食,每日早上空腹服,连服12天为1个疗程。
【功能】固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效果甚佳。
47.玉兰丸
【组成】鹿茸60克(作片,酥炙),当归30克,附子4枚(21克重者4个,生去皮脐,各切下项,挖空心,安朱砂30克,以前项子盖完,用线扎),木瓜(大者两个,去皮瓤切开,入朱砂、附子4个在内,以木瓜原项子盖完,线扎定蒸烂,取出附子切作片,焙干为来,朱砂细研水飞,本瓜研如膏》,柏子仁30克(炒,另研),沉香30克(另研),巴戟天30克(去心),黄芪30克(蜜炙),肉苁蓉30克,茯神30克,川牛膝30克,石斛30克,社仲45克,菟丝子45克,五味子45克,远志6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木瓜膏加少许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70丸,每日服1~2次,空腹以米汤饮或温酒或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心肾、壮筋骨。
【主治】遗精(心肾不交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48.玉真丸
【组成】龙骨240克,菟丝子240克,鹿茸180克,金樱子150克,芡实15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空腹以温酒或淡盐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阳、固肾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阳精气亏虚型)。兼治阳楼早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临床屡用,效果甚佳。
49.石斛散
【组成】石斛90克,巴戟天60克,菟丝子60克,杜仲45克,桑螵鞘4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2次,空腹温酒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强腰、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精滑不固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0.石脂丸
【组成】赤石脂390克(细研水飞),黑豆180克(生芽用之),泽泻120克,白芍药90克,葳蕤90克(即玉竹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肝肾、涩精气。
【主治】肝肾亏虚,精气不固,梦遗滑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1.四精丸
【组成】肉苁蓉、鹿茸、白茯苓、淮山药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服3次,用枣汤或沉香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益精、养心健脾。
【主治】由心脾肾亏虚所致的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。
52.玄菟丹
【组成】菟丝子300克,五味子210克,白茯苓90克,莲肉9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;另取干山药研末180克,酒表成糊,和药末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丸,每日服2次,米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心肾、止遗泄。
【主治】由心肾不交所致的梦遗滑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3.长生不老丹
【组成】苍术620克(酒浸120克,醋浸120克,盐满汤浸120克,米泔水浸240克),莲肉500克(装入猪肚内煮熟,去猪肚不用),五味子120克,茯苓120克,枸杞子120克,熟地黄120克。
【制法】酒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酒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30丸,渐加至50丸,每日服2次,温酒或盐汤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强精、健脾益气、养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中老年人肾精不足,心脾两虚,未老先衰所致的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临床屡用,效果颇佳。
54.韭子丸(一)
【组成】韭子1000克,甘草45克,桂心45克,紫石英45克,禹余粮45克,远志45克,山茱萸45克,当归45克,天雄45克,紫菊45克,天门冬45克,细辛45克,茯苓45克,菖蒲45克,人参45克,僵蚕45克,杜仲45克,白术45克,干姜45克,川芎45克,附子45克,石斛45克,肉苁蓉60克,黄芪60克,菟丝子60克,干地黄60克,蛇床子60克,干漆120克,牛髓120克,大枣50枚。
【制法】枣九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牛髓、白蜜、枣膏和捣3000杵,合为小丸,如小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丸,可加至2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米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脾肾、益气血、强心志、止遗泄。
【主治】房室过度,精泄自出不禁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5.韭子丸(二)
【组成】炒韭子30克,麦门冬30克,菟丝子30克,车前子500克,川芎1.5克,龙骨1.5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或制为散剂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2次,温酒调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止遗。
【主治】虚劳伤损,小便失精及遗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56.莲实丸
【组成】莲实60克,附子60克,巴戟天60克,补骨脂60克,山茱萸30克,覆盆子30克,龙骨15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煮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~3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淡盐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下元虚冷,小便白淫,精滑不固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,经治15例,均获痊愈。
57.益肾固精丸(二)
【组成】炙龟板18克,生牡蛎12克,鹿角胶9克(蛤粉炒),蛤蚧尾1对,大熟地9克,炒杭芍6克,益智仁6克(盐水炒),菟丝子12克,茯苓9克,炒山药6克,山萸肉6克,牡丹皮9克,五味子3克,金樱子6克,石莲肉9克,泽泻6克。
【制法】糖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,饴糖为丸,如绿豆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白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虚精气不固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8.桑螵鞘丸
【组成】桑螵鞘0.9克,菖蒲0.9克,山茱萸0.9克,续断0.9克,五味子0.9克,磁石60克,山药0.3克,肉苁蓉30克,萆薢30克,沉香30克,茴香30克,附子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30丸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空腹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强腰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滑泄(肾阳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9.补益蒺藜丸
【组成】鱼鳔120克,蒺藜120克,防风60克,枸杞子60克,首乌60克,山药60克,当归60克,杜仲60克,沙蒺藜60克,白术60克,牛膝60克,楮实子60克,生地黄30克,木瓜30克,川续断30克,破故纸30克,独活30克,陈皮30克,茴香30克,川芎15克,黄柏15克,肉桂15克,苍术15克,甘草15克,木香7.5克,甜瓜子7.5克,菟丝子12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~2丸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用白开水送下,嚼服。黄酒送下亦可。
【功能】补益肝肾、益脾开胃、益气固精。
【主治】由肝肾亏虚,脾胃虚寒,气血不畅所致之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60.遗精散(二)
【组成】生苍术120克,生韭菜子120克,怀山药60克,芡实60克,金樱子30克,菟丝子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2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,
【功能】健脾、益肾、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名医百病集验高效良方》。徐德保方。用本方治疗96例,痊愈90例,有效6例,总有效率达100%。
若服药时间较长,出现小便阴茎疼痛,可用车前子15克,煎水限之即解。
61.固精散(五)
【组成】五倍子120克,生韭菜子120克,怀山药60克,芡实60克,茯苓60克,金樱子35克,菟丝子35克。症重者加刺猬皮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,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~10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益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名医百病集验高效良方》。程爵棠方。多年临床观察,有效率达100%,其中痊愈本为90%以上。在服药期间,还要节房欲,戒手淫,忌黄色,耐心疏导,消除心理障碍,保持乐观,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62.固精散(六)
【组成】黄芪20克,党参25克,生杜仲20克(淡盐水炒至焦黄),山药15克(麸皮炒黄),生蒺藜15克(炒至焦黄),制附子15克,巴戟天15克(淡盐水炒黄,微焦),黄精10克(黄酒燕),当归身9克,制首乌50克,续断20克(淡盐水炒至焦黄),白术9克(麸皮炒黄),炙甘草6克,肉桂9克(去粗皮)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,
【功能】益肾养血、温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阳虚型)。
【加减】偏阴虚者,加黄柏9克,制龟板15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李家强方。屡用效佳。治疗期间,严禁房事,避免生冷饮食。本方对命门火衰所致阳痿亦有效。
63.参苓造化膏
【组成】人参120克,白茯苓120克,白术90克,莲肉90克(去皮心),山药90克,芡实9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共研细末,用梗米1000克研末,与药末和匀,加糖或蜜蒸膏,火焙之,膏成,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二三匙,每日服2次,空腹开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补脾益气、固肾涩精。
【主治】中老年人脾肾亏虚,遗精滑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64.金锁思仙丹
【组成】莲心、芡实、石莲子各30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另取金樱子膏1500克,与药末调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30丸,每日服2次,空取盐酒汤下。
【功能】滋肾益精、固涩精气。
【主治】中老年人肾精亏虚,须发早白,梦遗滑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65.葆真丸
【组成】鹿角胶240克(如豆大。以鹿角霜拌炒成珠),杜仲90克(去租皮,切碎,用生姜汁30克。同蜜少许,拌炒断丝),干山药60克(微焙),白茯苓60克(去粗皮,人乳计拌蒸晒干,凡五七天),熟地黄60克,菟丝子45克(酒捣焙干),山萸肉45克,北五味子30克,川牛膝30克(去芦酒蒸),益智仁30克(去壳盐水拌炒),远志30克(煮去骨),小茴香30克(青盐9克同炒),川楝子30克(去皮核,取净肉。酥炙),川巴戟30克(酒浸去心),破故纸30克,葫芦巴30克(破故纸、葫芦巴同入羊肠内煮汁尽为度,焙干),柏子仁15克(去壳另研如泥),穿山甲9克(酥炙,代),沉香9克(另研,匆见火),全蝎4.5克(去毒。一方作12克),龟板胶12克,续断30克,枸杞子30克,枳壳30克,石菖蒲15克。一方无菟丝子、川牛膝、小茴香、柏子仁、穿山甲、全蝎;一方无川楝子、穿山甲、沉香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,和匀,以好嫩肉苁蓉120克,酒洗去鳞甲,皮垢,切开,心有黄白膜去之,取净60克,好酒煮烂,捣如糊,同炼蜜和药末杵匀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50~70丸,渐加至100丸,每日服1~2次,空腹时用淡秋石汤或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肾填精、温肾助阳。
【主治】肾命精气两亏所致精冷滑泄,不能生育等症。
【加减】精薄者,加鳔胶18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,屡用有效,久服效佳。
66.固精丸(一)
【组成】菟丝子60克,生龙骨60克,炙黄芪60克,金樱子60克,生牡蛎60克,甘枸杞60克,刺猬皮60克,覆盆子30克,沙苑子30克,鹿角胶30克,巴戟天30克,于白术30克,酒机芍30克,炒远志30克,野台参30克,白莲须30丸,紫河车30克,山萸肉30克,盔沉香15克,春砂仁15克,酒川芎15克,益智仁15克,广陈皮15克,上肉桂15克,怀山药500克。
【制法】期丸。先取怀山药研末打糊,余药共研细末,与山药糊调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。
【主治】肾精亏虚,固摄无力之遍精。症见遗精日久,头晕目眩,履膝酸软,记忆衰退,体力虚弱,舌偏红,苔白,脉细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施今量方。屡用效佳。
67.菟芡散
【组成】杭菊6克,枸杞子9克,黑豆衣9克,菟丝子12克,龙骨15克,炒白芍15克,补骨脂9克,炙猬皮9克,芡实15克,莲子9克,覆盆子12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,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滋肾阴、止遗泄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虚精关不固型)。症见无梦或有梦而遗,甚者白天滑精,性欲减退,肌肤瘦削,头晕跟花,耳聋烦躁,记忆力减退,睡眠甚差,腰酸腿软,舌淡苔白,脉沉迟无力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黄一蜂方。屡用效佳。
68.苁蓉丸
【组成】肉苁蓉30克,五味子30克,巴戟天30克,当归30克,泽泻30克,地骨皮30克,人参45克,磁石45克,赤石脂45克,韭子30克,龙骨30克,炙甘草30克,牡丹皮30克,熟地黄30克,禹余粮1克,桑螵鞘40克(炙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丸,每日服3次,用牛乳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湿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虚精关不固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69.补肾磁石丸
【组成】磁石30克(火煅酒淬5遍),鹿茸30克(去毛,酥炙),五味子15克,枳实15克,楮实45克,附子1克(炮,去皮脐),煅牡蛎1克,肉苁蓉1克(酒浸。去皮,切,焙),山药1克,巴戟天1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日空腹服20丸,渐加至30克,牛膝酒下。
【功能】温阳补肾、固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虚精关不固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3,屡用效佳。
70.归肾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、枸杞子、山茱萸、山药(炒)、当归、菟丝子、杜仲(盐炒)、茯苓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水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蜜各半调和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1丸,每日服3次,空酸以淡盐水或菊花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补肝肾。
【主治】肝肾阴血亏损,虚热内扰之进精,前列腺炎等。症见遗精滑精频作,遇劳加重,头昏耳鸣,腰赇酸软,烦热盗汗,口干咽燥,舌红少苔,脉组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神效。
71.延寿丹
【组成】何首乌250克,菟丝子500克,杜仲250克,牛膝250克,女贞子250克,霜桑叶250克,忍冬藤120克,生地黄120克,桑椹膏500克,黑芝麻膏500克,墨旱莲膏500克,金樱子500克。
【制法】资丸,上药除四膏外,余药共研细末,和匀,与三膏混匀,加炼蜜适量,两和为丸,每丸重6克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丸,每日股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肝肾、益精血。
【主治】肝肾不足,精亏血少之遗精,早泄,阳痿。症见梦遗,滑精,阴茎插人即泄,或阳事不举,性欲减退,腰酸足软,头目眩晕,种疲乏力,精神忧惚,夜尿频多,形体瘦弱,失眠健忘,舌质淡红,脉细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,用本方治疗中老年遗精,疗效颇佳。用治早泄、阳痿效果亦好。久服且有延年益寿之功效。
72.七味都气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104克,山茱萸52克,干山药52克(微焙),牡丹皮40克,白茯芩40克(去皮),白泽泻40克(去),五味子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3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,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涩精。
【主治】由房事不节导致的肝肾阴号,遗精,早泄,伴见多梦少寐,心悸健忘,履腺酸软,耳鸣眩晕,烦热口干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73.清心丸
【组成】生地黄120克(酒洗),丹参60克,黄柏15克,牡蛎45克,山药45克,枣仁45克(炒),茯苓45克,茯神45克,麦门冬45克,北五味30克,车前子30克,远志30克,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金樱膏适量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清心火、泻相火、安神定志、止梦泄。
【主治】遗精(梦遗)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程国彭《医学心悟》。屡用神效。
74.十补丸
【组成】大熟地120克,当归60克,白芍药60克,黄芪120克,人参60克,白术120克,茯苓60克,山药90克,枣仁60克,远志30克,山萸肉90克,杜仲90克,川续断60克,北五味30克,龙骨30克,牡蛎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,另用石斛120克熟膏,和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凡使煎剂,仿佛丸方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2克,于清早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调阴阳、益气血、安神志、摄精气。
【主治】遗精,滑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程国彭《医学心悟》。屡用展验。
75.麦味地黄丸
【组成】怀生地黄240克,山茱萸120克,怀山药120克,白茯苓90克,牡丹皮90克,泽泻90克,麦门冬90克,五味子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补肾阴、涩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由久病、房劳所致的肝肾阴虚,虚火内生,扰动精室之遗精,伴见午后潮热,盗汗乏力,腰酸腰痛,遗精后加重,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76.滋补肝肾丸
【组成】北沙参50克,麦门冬50克,当归30克,何首乌30克(炙),川续断30克,女贞子45克(酒炙),旱莲草45克,熟地黄60克,陈皮15克,五味子30克(醋炙),浮小麦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蛋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补肝骨。
【主治】肝肾阴虚之遗精,精子减少症,不育等。症见遗精精少,腰酸膝软,心烦失眠,头量耳鸣,五心烦热,口干咽燥,舌红,脉组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77.三肾丸
【组成】鹿肾1具,驴肾1具,狗肾1具,黄芪60克,人参60克(去芦),当归60克,熟地黄60克,龟板60克(醋制),茯苓60克(去皮),枸杞子60克,生白术30克,生阿胶30克,山萸肉30克(酒蒸),制附子30克,淫羊藿30克(羊油炒),蒺藜30克(盐炒),芡实30克,破故纸30克(盐炒),菟丝子30克,鱼鳔30克(潘滑石烫),刺猬皮30克,杜仲30克(盐炒),鹿茸30克(去),金樱子30克,五味子20克,肉桂24克(去粗皮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组末(其中三肾用开水赁硬,切片,焙干),和匀过箭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~3次,空腹以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益精养血、固精止造。
【主治】遗精,滑精,早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程器棠祖传秘方。多年应用,疗效显著。
78.安神赞育丹
【组成】鸡冠花、乳香、赤石脂、青蒿、肉豆蔻、枸杞子、黄芪、鹿角胶、肉苁蓉、藁本、柴胡、红花、桑寄生、甘草、菟丝子、鸡血藤、琥珀、制香附、木香、血余炭、人参、丝棉炭、丹参、阿胶、青毛鹿茸、白术、砂仁、当归、白芍、酸枣仁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乌药、川牛膝、陈皮、怀牛膝、紫河车、没药、川芎、北沙参、藏红花、补骨脂、茯苓、龟板、杜仲、鳖甲、白薇、山萸肉、远志、橘红、泽泻、延胡索、艾叶炭、秦艽、锁阳、黄柏、天门冬、龙眼肉、沉香、川续断、紫苏叶、鹿尾各等份(或随症酌定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肝肾、益气血。
【主治】气血亏虚,肝肾不足之遗精滑泄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79.宁神固精丸
【组成】黄柏30克(酒炒),知母30克(酒炒),牡蛎90克(煅),龙骨90克(煅),芡实90克,莲蕊90克,白茯苓90克(去皮),远志90克(去心),山萸肉9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另取山药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。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丸,每日服2次,米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宁种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,心神不安,每自泄精等症(梦遗)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美廷贤《寿世保元》.屡用神效。
80.滋补丸
【组成】人参、白术(炒)、白茯苓(去皮)、当归(酒洗)、川芎、白芍药(酒炒)、熟地黄(酒蒸)、枸杞子、杜仲(炒)、牛膝(去芦,酒洗)、天门冬(去心)、破故纸(就洗)、远志(甘草水浸。去心)、牡蛎(煅)、龙骨(煅)、金樱子(去)、莲蕊、甘草(炙)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来,和匀,另取山药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服百丸,分2次,空腹酒下。
【功能】滋补肾阴、益气健脾、固精止遗。
【主治】夜梦遗精或滑精,虚损至极,久不能止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龚廷贤《寿世保元》.屡用神效。
81.养心滋肾丸
【组成】人参30克,芡实30克(去壳),酸枣仁60克(炒),天门冬60克,远志30克(甘草水泡),当归30克(酒洗),莲蕊30克,柏子仁30克(炒),石菖蒲18克,熟地黄60克(酒蒸),五味子30克,麦门冬60克,知母60克(酒炒),白芍药45克(盐酒炒),白茯神30克(去皮),莲肉30克,牡蛎30克(煅),怀山药90克(炒),生地黄60克(酒洗),黄柏60克(盐水炒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来,和匀,炼蛋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35丸,每日服2次,空服淡盐汤下。
【功能】养元气、生心血、健脾胃、滋开水、止盗汗、除遗精、降相火、壮元阳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黄延贤《寿世保元)。屡用种效。
82.镇神锁精丹
【组成】人参30克,白茯苓30克,远志30克(甘草水炙),柏子仁30克,酸枣仁30克(炒),石菖蒲30克,白龙骨45克(煅),牡蛎45克(煅),辰砂15克(水飞,留3克为衣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,辰砂为衣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枣汤下。
【功能】镇神锁精。
【主治】梦中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费廷贤《寿世保元》。屡用神效。
83.坎离丸
【组成】全当归120克(用好酒浸洗3日,晒干研碎),白芍药120克(温水院,研碎,用好酒浸1日,晒干,赤),川芍120克(大者,清水洗净研碎),厚黄柏240克(去皮,60克酒浸,60克盐水浸,60克人乳浸,60克蜜浸,俱晒干,炒赤),知母240克(去,四制与黄柏同),熟地黄240克。(怀庆者佳,120克用砂仁,120克用白茯苓,同人绢袋,入好酒两壶,煮干去砂仁、茯苓两味。只用地黄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6味,和合一处,摊开三四分厚,夜露日晒,3日3夜,收天地之精,日月之华,共研细末,和匀,用正冬蜜740克,加水平确,共炼至演水成珠,再加清水3碗,煎滚和前药调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服八九十丸,空腹盐汤送下,冬日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生精益血、升降水火。
【主治】中老年人肾精肝血亏虚所致心肾不交,遗精滑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84.镇心丹
【组成】酸枣仁(炒)、白茯苓、黄芪(炙)、人参、远志(去心)、熟干地黄、五味子、柏子仁各15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3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养心安神、补脾益气、滋肾强精。
【主治】心肾阳亏,脾气不足所引起的失眠多梦,遗精滑精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85.七圣丸
【组成】炒蚕蛾15克,牛膝15克,龙骨15克,白石脂15克,桑鳔蛸15克,肉苁蓉7.5克,怀山药7.5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仔圆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、滑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86.暖肾丸
【组成】葫芦巴22.5克,补骨脂22.5克,牡蛎22.5克(炒),川楝子22.5克,熟地黄22.5克,益智仁22.5克,鹿茸22.5克,山茱萸22.5克,代赭石22.5克,禹余粮22.5克,赤石脂22.5克,龙骨15克,海螵蛸15克,艾叶15克(炙),丁香15克,沉香15克,乳香15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精米粥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5丸,每日服2次,空腹以菖蒲汤送下
【功能】暖肾涩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、滑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87.归元散
【组成】人参(去芦)、白术(去芦)、茯苓(去皮)、远志(去心)、酸枣仁(炒)、麦门冬(去心)、黄柏(童便炒)、知母(童便炒)、芡实、莲花须、枸杞子、陈皮、川芎各等份,升麻减半,甘草减半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,空腹以莲肉3枚、大枣1枚煎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健脾益肾、升提归原。
【主治】梦进(遗精)日久气下陷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龚廷贤《万病回春》.屡用神效。
88.固精丸(二)
【组成】当归(酒洗)、熟地黄、山药(炒)、人参(去芦)、白术(去芦)、茯苓(去皮)、锁阳、牡蛎、蛤粉、黄柏(酒炒)、知母(酒炒)、社仲(酒和姜汁炒)、椿根皮、破故纸(酒炒)各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辰砂为衣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5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温酒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健脾、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共廷贤《万病回春》。屡用神效。
89.海参丸
【组成】海参500克,全当归120克(酒炒),巴戟肉120克,牛膝120克(盐水炒),破故纸120克,龟板120克,鹿角胶120克(烊化),枸杞子120克,羊肾10对(去筋生打),杜仲240克(盐水炒),菟丝子240克,胡桃肉100个,猪脊髓10条(去筋)。
【制法】汁丸。上药除鹿角胶外,余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鹿角胶和药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12克,每日服2次,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精助阳、强壮筋骨。
【主治】遗精(精血亏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90.聚宝养气丹
【组咸】代赭石60克,紫石英60克,赤石脂60克,禹余石60克,阳起石15克(煅),肉豆蔻15克(面包囊煨),鹿茸15克(酒炙),破故纸15克(就炒),钟乳粉15克,五灵脂15克(酒研),茴香15克(酒炒),柏子仁15克,当归15克(酒浸。炙),远志15克(酒炒),没药15克(另研),白茯苓15克,附子15克(炮),天雄15克(炮),胡椒15克,沉香15克,丁香15克,木香15克,乳香15克,黄芪15克(蜜炙),山药15克,肉苁蓉15克(焙),肉桂15克,巴戟肉15克,血竭9克,琥珀9克,朱砂9克,麝香9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先将前四味药用醋淬,水飞过,搜作锭子,候十分干,入砂合内养火三日,罐子埋地中出火毒一宿:余药共研细末,与前药(四味药)同研细末和匀,用精米煮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留朱砂、麝香少许为衣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九,空腹、人参或大事煎汤送服。妇人用醋汤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益气活血、健牌和胃、温经通络。
【主治】诸虚不足,气血怯弱,头目昏晕,肢节倦怠,心志昏聩,夜梦失精,小便滑数,脾胃气虚。又治诸风瘫痪,半身不遂,语言睿涩,肢体重痛,寒湿气痹,或久寒宿冷泄泻,发症寒热,下痢赤白,及肠风、痔瘘下血不止。妇人子脏久冷,崩漏,带下五色,月候不调,腹胁相痛,血瘕血闭,赢瘦乏力,并皆治之。
【附记】引自宋代朱佐《类编朱氏集验医方》.九江雷医方。屡用展验。
91.益中丹
【组成】鹿茸(炙)、丁香、木香、茴香(炒)、山药、黄芪(蜜炙)、木通(油炒)、官桂(去粗皮)、干姜(炮)、青盐、石斛、天雄(炮)、附子(炮)、鹅管石(火煅、酒淬)、阳起石(煅,酒淬)、肉豆蔻、川牛膝(酒浸,焙)、破故纸(炒)、葫芦巴(炒)、菟丝子(酒浸,焙)、金铃子(去核)、覆盆子、熟地黄(酒浸,焙)、荜澄茄、马兰花(醋炒)、肉苁蓉(酒浸,焙)、韭子(酒浸,焙)各7.5克,沉香3.3克,人参3.3克,麝香0.9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依法炮制后,共研细末,和匀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渐加至50丸,每日股1~2次,空腹温酒下。
【功能】益真气、补虚惫。
【主治】下焦伤竭,脐腹绞痛,两胁胀满,饮食减少,肢节烦疼,手足麻痹,肢体沉重,行步艰难,目视花花,夜梦鬼交,造泄失精,神气不爽,阳事不举,小便滑数,气虚肠鸣,大便自痢,虚烦盗汗,津液内燥,并宜服之。
【附记】引自宋代朱佐《类编朱氏集验医方》。屡用神效。
92.地鳔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180克,山萸肉120克,鱼鳔珠120克,山药120克,芡实60克,茯苓60克,丹皮60克,莲须30克,龙骨1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2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93.黄精丸
【组成】黄精30克,麻雀脑9个,五倍子1个,靡香0.6克(后人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8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益气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94.交感丸
【组成】茯神120克,香附子500克(碎,去毛。用新米泔水浸1宿,炒黄色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为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空腹,细嚼,用降气汤〔茯神60克,香附子250克(炒,浸),甘草45克(炙黄色),水煎取汁]送服。
【功能】养心益智、调达神志、交通心肾。
【主治】中老年心肾不交所致的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.铁翕方。屡用效佳。
95.五味子丸(二)
【组成】五味子、龙骨、煅牡蛎、牛膝、桂圆肉、山茱萸、萆薢、茯苓、巴戟肉、山药、续断、石斛、附子(制)各15克,吴茱萸0.3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40丸,每日服3次,用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温阳、涩精。
【主治】肾阳虚,真元失禁,精自流出者(滑精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,屡用效佳。
96.白龙骨丸
【组成】白龙骨30克,肉苁蓉30克,补骨脂30克,炒韭子15克,菟丝子15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晤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丸,渐加至5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淡盐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固精、强腰。
【主治】虚劳,元气不足,滑精,腰膝疼痛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97.四子固精散
【组成】菟丝子50克,韭菜子50克,刺猬皮50克,金樱子30克,芡实30克,五味子2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,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,空腹以温酒或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程功文方。多年应用,效果颇佳。
98.天冬膏
【组成】天门冬适量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以滚汤泡去皮,取起,明干,半捶去心,捣烂如泥,入砂锅内水煮成稀糊,布滤过,再入蜜糖和匀,煮调收膏,瓷罐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~15克,每日服3次,随意滚水或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肾养阳、健脾胃、止遗泄。
【主治】脾肾双亏所致的梦遗精滑、筋骨痿弱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有效。
99.滋阴丸
【组成】盐知母6克,盐黄柏6克,生地黄9克,熟地黄9克,山茱萸12克,山药12克,牡丹皮12克,茯苓10克,泽泻10克,黄连5克,桂心5克,莲须10克,煅龙骨30克,煅牡蛎3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或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阴、固精、止遗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00.加减地黄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180克,山萸肉120克,山药120克,芡实60克,丹皮60克,茯苓60克,莲须30克,生龙骨9克(研,水飞),鱼鳔120克(蛤粉炒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9~12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阴、固精、止遗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鲍相璈《验方新编》.屡用效佳,一日即止。
101.固精丸(三)
【组成】黄柏30克,知母30克,牡蛎9克,芡实9克,莲须9克,茯苓9克,远志9克,龙骨6克,山茱萸15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另取山药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5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时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肝肾、固肾精,
【主治】色欲劳伤,梦遗滑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沈金鳖《沈氏尊生书》。屡用神效。
102.金箔丸
【组成】晚蚕蛾(炒),破故纸(炒),韭菜子(炒),牛膝(酒浸),肉苁蓉(酒浸),龙骨,山茱萸,桑螵蛸(酒炙),菟丝子(酒浸)各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为衣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时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下焦虚损,白浊,梦遗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).屡用神验。
103.安肾丸(二)
【组成】鹿茸30克(制),淡苁蓉60克(酒浸),白茯苓60克,赤石脂60克(煅),远志肉60克(制),菟丝子60克(制),小茴香60克(酒炒),肉桂60克,川楝子60克(酒蒸),川石斛60克,柏子仁60克,山茱萸60克,川附子60克(制),茅术60克(制),韭菜子60克(微炒),川杜仲60克(制),破故纸60克(酒炒),川椒60克(去目,微炒出汗),葫芦巴60克(炒),白茯神60克,川乌60克,巴戟天60克(制),青盐12克,怀山药120克。一方无川椒。有金银花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将后二味怀山药酒煮,青盐化水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一作将石斛煎汤代水为丸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空腹进淡盐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固精种子。
【主治】真气虚意,脚膝软弱,夜梦遗精,小便数滑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沈括《苏沈良方》。屡用神验。
104.固精丸(四)
【组成】肉苁蓉(酒浸,焙),阳起石(煅),鹿茸(去毛,酥炙)·川巴戟(去心酒浸),赤石脂(煅7次),白茯苓(去皮),附子(炮,脐),鹿角霜,龙骨(生用—作煅),韭菜子(炒)各等份。一方有五味子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酒煮米糊为丸,如梧相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7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时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温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嗜欲过度,劳伤肾经,精元不固,梦遗白浊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.屡用神效。
105.香葺丸
【组成】麝香15克(另研),鹿茸60克(去毛),麋茸60克(去毛),沉香30克,五味子30克,白茯苓30克(去皮),白龙骨30克(煅),肉苁蓉30克(酒浸一宿。切培)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;另用熟地黄90克,焙干为细末,以酒2升熬成膏,搜药入臼内,捣千杵,如硬,更入酒少许,和药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丸,每日服1~2次,空腹时温酒或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温肾固精、补精血、益真元。
【主治】下焦阳竭,脐腹窍痛,饮食减少,目视花花,夜梦交合,进泄失精,肌肉消瘦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.屡用种验。
106.补肾养心口服液
【组成】女贞子40公斤,枸杞1公斤,苦楝子1公斤,台党0.5公斤,旱蓬草50公斤,菖蒲兜0.5公斤,五味子0.5公斤,白糖4公斤,棉花根15公斤,夜交藤2.5公斤,陈皮0.5公斤。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先取旱莲草、夜交藤,加水75公斤煮沸1小时,滤汁去渣,再人棉花根、菖蒲、台党煮沸1.5小时(约煎成25公斤药液)过滤去渣,又取女贞子、五味子、苦楝子、枸杞、陈皮等余药,加水50公斤,煮沸1小时,过滤药液25公斤后,再加水25公斤煮沸1小时,过滤去渣,加入前2次滤出的药液,将其浓缩成50公斤左右,加入臼糖及苯甲酸钠100克搅匀(约10分钟),取出盛入缸内,装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~30毫升,每日服2次,开水兑服。
【功能】滋肝肾、益心血、止遗泄、安神志。
【主治】肝肾阳虚,心血失养所致之头昏,目眩,健忘,心悸,失眠,多梦,盗汗,遗精,腰膝酸软,舌红,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及弦细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,屡用效佳。
107.龙牡散
【组成】生龙骨60克,生牡蛎60克,韭菜子90克,芡实30克,莲须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固精、止遗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08.苓龙散
【组成】生龙骨15克,茯苓30克,五倍子120克,菟丝子5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涩精止造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109.黄荷敝
【组成】黄柏、荷叶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2次,盐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利湿。
【主治】显热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,屡用展验。
136.草蓟口服液
【组成】大蓟50克,车前草50克,凤尾草30克,葵花梗心30克。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每日服2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凉血、利显止遗。
【主治】程热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110.固精口服液
【组成】黄芪30克,党参30克,山药30克,龙骨24克,牡蛎24克,白术20克,茯苓20克,陈皮6克,柴胡6克,升麻6克,甘草6克,大枣12克。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每日服2次。
【功能】益气健脾、升阳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.屡用效佳,总有效率达95%以上。
111.益肾固精膏
【组成】生黄芪250克,生地黄200克,夜交藤200克,生龙骨200克,生牡蛎200克,金樱子150克,刺猬皮150克(炙),生芡实120克,生莲子120克,五味子100克,黄柏100克,菟丝子3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成清膏,再加蜂蜜300克,收膏即成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益肾固精、养心泻火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多年应用,疗效颇佳。
112.固精散(七)
【组成】茯神15克,茯苓12克,远志9克,石菖蒲9克,知母9克,黄柏9克,党参30克,煅龙骨30克,煅牡蛎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心、补肾、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心肾不交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效果颇佳。
113.固精散(八)
【组成】金樱子15克,芡实15克,莲须9克,沙苑子9克,煅龙骨30克,煅牡蛎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肾不藏精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临床屡用,疗效显著。
114.固精散(九)
【组成】知母9克,黄柏9克,茯苓9克,山茱萸9克,泽泻9克,丹皮9克,生地黄15克,炒山药12克,炒白术12克,苦参12克,生牡蛎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、清热利湿。
【主治】遗精(湿热下注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15.补骨脂丸
【组成】补骨脂120克,巴戟肉30克,龙骨30克,山茱萸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九。上药共研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时盐汤或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团精。
【主治】肾虚精滑及老人遗溺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16.震灵丹
【组成】禹余粮120克(火煅醋淬不计遍,以手捏的碎为度),紫石英120克,赤石脂120克,代赭石120克(三石禹余粮炮制),丁香120克,滴乳香60克(另研),五灵脂60克(去沙石研),没药60克(去沙石研),朱砂30克(水飞)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先将禹余粮、紫石英、赤石脂、丁香、代赭石等5味药,并作小块,入坩锅内,盐泥固济,用炭5000克煅通红,火尽为度,入地坑埋,出火毒两宿,与余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精米粉煮糊为丸,如小鸡头大,晒干出光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胶。每次服1粒,每日服2次,空腹温酒下,冷水亦可。
【功能】补血气、培真元。
【主治】中老年人肾阳虚衰,心血不足,血气痰阻所致的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117.人参丸
【组成】人参90克,黄芪90克,杜仲90克,山茱萸90克,鹿茸30克,桑螵鞘30克,瓜蒌根30克,鸡内金4只(炙),菟丝子45克(酒浸1宿,焙干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股3次,用枣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气生津、补肾益精。
【主治】遗精(精气亏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18.上丹
【组成】五味子250克,蛇床子60克,百部根60克,菟丝子60克,茯苓60克,肉苁蓉60克,枸杞子60克,柏子仁60克,杜仲60克,防风60克,巴戟天60克,怀山药60克,远志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服2~3次,空腹温酒或盐汤下。
【功能】补五脏、固真元。
【主治】遗精。
【时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.屡用屡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