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卫生报·新湖南客户端7月19日讯(记者 王璐 通讯员 王宋明 韦祝)脚趾边缘红肿、走路隐隐作痛,这些常被视为“小毛病”的症状,正在困扰越来越多青少年。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近期接诊的甲沟炎患儿中,近两个月已接近200人次,单日最高达二十余人,10至16岁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,不少人因拖延就医,最终发展为重症嵌甲,甚至需要手术处理。
15岁的长沙女孩涵涵(化名)便是其中一位。今年春季,她的脚趾大拇趾边缘出现轻微红肿,起初未引起重视,只在走路时隐隐作痛。因学业紧张,她也未告诉家长。5月初,涵涵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了初步治疗,症状有所缓解,但未坚持复诊。半个月后,病情加重,尤其右脚大拇趾肿胀明显,按压有脓液渗出,连穿拖鞋都疼得直冒汗。
展开剩余50%“我们想着说等孩子考试结束再治,没想到拖成了这样。”涵涵的父亲雷先生言语里满是懊悔。再次就诊时,医生发现涵涵双脚大拇趾均出现嵌甲,甲周组织明显增生,部分指甲已穿透皮肤。7月17日,涵涵在该院接受了“甲床修补+甲沟重建术”,术后恢复良好,第二天已能缓慢行走。
“这是典型的慢性嵌甲型甲沟炎。”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韦祝介绍,青少年群体甲沟炎发病率逐年上升,春夏季尤为高发,且因其指甲生长快、组织反应强,炎症扩散速度远高于成年人。“尤其许多孩子忍痛不说、家长觉得小病可拖,是导致重症化的关键原因。”
韦祝指出,甲沟炎的常见诱因包括穿鞋过紧、剪指甲过深、运动后不更换汗湿鞋袜等。这些行为会破坏甲沟周围皮肤屏障,使细菌趁虚而入,引发感染。早期若仅有红肿且无脓液,可通过碘伏消毒、热水泡脚、换穿宽松鞋袜缓解;但一旦出现脓液、剧烈疼痛或组织增生,就已超出自愈范围,应尽早就医。一些重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手术,甚至会出现甲床破坏、永久性变形,影响正常走路和运动。
医生提醒,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甲沟炎发生,首先要选择透气宽松的鞋袜,给脚趾留出活动空间;剪指甲时让长度与指尖平齐,边缘剪成平直状而非圆弧,避免深挖甲沟;运动后及时换掉汗湿的袜子,用温水清洁足部;看到指甲边红肿,就用温水浸泡后涂碘伏和抗感染药膏,别用手撕倒刺,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实则是守护甲沟健康的“防线”。
发布于:湖南省股票配资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